近年來,我國加速了精細化工行業的改革速度,尤其是2016年以來,為推動行業發展,國務院及有關政府部門先后頒布了一系列產業政策,為行業發展建立了優良的政策環境,將在較長時期內對行業發展帶來促進作用。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1)《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訂) 》
2011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 ,2013年2月,對有關條目進行了調整,其中高效、安全、環境友好的農藥新品種、新劑型(水基化劑型等)、專用中間體、助劑(水基化助劑等)的開發與生產等列為國家鼓勵類產業。
(2)《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
2006年2月,國務院發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出要重點研究開發滿足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發展需求的高性能復合材料及大型、超大型復合結構部件的制備技術,高性能工程塑料,輕質高強金屬和無機非金屬結構材料,高純材料,稀土材料,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及催化、分離材料,輕紡材料及應用技術,具有環保和健康功能的綠色材料。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201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到,石化行業要積極探索原料多元化發展新途徑,重點發展高端石化產品,加快化肥原料調整,推動產品質量升級。公司的異丙胺、異丙醇、異丙醚等項目的實施有利于促進公司產品的優化升級。
(4)《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指南》
2011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了《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指南》,指出要大力發展化工新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新能源、生物化工、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
(5)《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2011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的《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到,有效增加烯烴、有機原料、合成材料、化工新材料和專用化學品等國內短缺石化化工產品的供給能力。加快發展高端石化化工產品。圍繞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重點發展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的化工新材料及中間體、新型專用化學品等高端石化化工產品。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2016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發布,指出要以鋼鐵、有色、建材、鐵路、電力、化工、輕紡、汽車、通信、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行業為重點,采用境外投資、工程承包、技術合作、裝備出口等方式,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
(7)《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南》
2016年4月,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了《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南》,指出要圍繞原料優化、節能降耗等領域實施技術改造,提高企業整體發展水平和經濟效益;圍繞產品質量檔次提升加快技術升級,基礎化工產品從工業級向電子級、醫藥級、食品級方向發展;加快制修訂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和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開展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和清潔生產審核;開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清潔化改造,加大難降解廢水治理力度,從源頭上解決污水治理難題。走多元化綜合利用的道路,推動固廢資源規?;?、高值化利用。
(8)《“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2016年11月,國務院發布了《“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指出進一步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更廣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建設制造強國,發展現代服務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9)《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2016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的《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提到,要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化工新材料,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建設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化工企業、高水平化工園區和以石化化工為主導產業的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不斷提高石化和化學工業的國際競爭力。
(10)《新材料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
2017年12月國家發改委頒布了《新材料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主要強調重點發展新一代鋰離子電池用特種化學品、電子氣體、光刻膠、高純試劑等高端專用化學品。
更多內容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精細化工行業市場情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